Sat, 2022-04-01 21:45
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颁布了格列历,新历法有诸多修订,其中一点便是将一年的岁首从4月1日调整到了1月1日。但是法国的一些守旧势力依然在每年4月1日庆祝新年,因此遭到了新势力的调侃和诋毁,于是4月1日就渐渐演化成了愚人节。小的时候每每听到这个说法,总会有点困惑——为什么之前会把“4月1日”定为元旦?
于是我会向身边的师长们求问,而大人们大多会笑言:“外国人傻呗”。——但这显然不是一个能够令人信服的理由,只会加深我的疑问。
后来上中学时,无意间注意到了这些月份单词的词源(英、法、德、意、西、拉丁文,都大同小异),豁然开朗——这些月份单词大都不是序数词(或者说并不当序数词使用的)。例如:英文里1月January的词源是古罗马的双面门神(Janus),7月July的词源是古罗马著名的凯撒大帝(Gaius Julius Caesar),8月August则是原自古罗马帝国的开国之君奥古斯都大帝屋大维(Gaius Octavius Augustus),西方的月份大都是名词。而我们中文里的月份,则是简单的使用数字或者说是序数词来表述的,几月就是数字几。
我们常常会拿西方的星座与我们的生肖作比较,因此,格列高利十三世当年把岁首从4月1日调整为1月1日的行为,对于欧洲人而言,就好比将我们十二生肖中的龙年定为轮回的首年一样,只要被改动顺序的这个事物不是以序数词命名的,违和感便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