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2022-04-19 22:02
上午的时候,在麻辣小站群里田老板和大灯儿就“王校长被微博禁言”的事情聊了几句,后来扯到了中医与西医的问题。这个话题算是正中我下怀,于是我也进行了一番输出。
当然,还得先回顾下缘由:王校长发了篇微博质疑以岭药业虚构(或者说夸大)了连花清瘟可以治疗新冠的疗效,并认为证监会应该彻查下该企业,结果导致以岭药业股价暴跌。后来有人扒出王校长这边儿似乎投资了辉瑞制药,从而“坐实”了其为了一己私利,站台西药、唱衰中药。继而在网上引发了中、西医两派拥趸的骂战。
中西医之争,可能永远都会是一个博人眼球、经久不衰的话题,正如田老板和大灯儿的热议,而我在加入话题后,先抛出了几个疑问:
谁能告诉我中医和西医的界限在哪里?
当中医开始做中成药,用现代化学手段制药时,中医还是中医吗?当西医从草药中寻找答案,西医还是西医吗?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两河流域、古印度都会用草药,草药从来不是中国的专利,那么这些地区的医学算中医还是算西医?
其实,我有点怀疑但凡是个古代文明,都有可能尝试过用草药治病,毕竟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有不少动物在病了之后都知道去尝试吃点植物来缓解不适,而且完全不限于灵长目,何况于已经迈过了新石器时代门槛儿的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呢?
或许从来就没有什么“中医”和“西医”之分,我个人认为这是观念上和叫法上的误区,或者说是在现实沟通交流中对于不精准分类/语义的一种妥协。如果必须要划分,我个人觉得应该划分成“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更为妥当。
古代医学是以实践为基础发展成的一门经验学,并根据朴素的科学观形成的一门逻辑学,它的发展高度有赖于一个地区人口的基数以及文明的存续长度。从这一点上讲,中华文明无疑在世界范围内是独领风骚的,传统中医是世界古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医能治病是显而易见、不可否定的,因为它是一门经验学+朴素的逻辑学,但是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则是另一个问题了,跟治疗效果往往关系不大。经验学的一个好处是:你只需要记住并会使用这个定理或规律即可,并不需要所谓的科学手段来证明它,也不需要弄清楚它背后所有的逻辑,甚至你可以用现象来解释现象并以此当作是对于其本质的解读。
而现代医学则是建立在近现代生理学、近现代化学和近现代物理学基础上的。
如果想厘清以传统中医为代表的的古代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区别和联系,那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个事儿是个很好的实例。她的确是从中国古医书上找到的灵感,但是其对于青蒿素的研制方式完全是西式的,所以能被西方世界广泛接受并授予奖项。今天的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其在制药时所使用的原料其实跟古代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制药过程中的研究方法和生产资料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原料的利用,力求尽可能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理论反作用于实践,合成出一些在自然界中并不天然存在的人造化合物。
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当代中医),其实也属于两个概念了。现代中医与现代西方医学大概就像是李清照的那个比喻:它俩就好比两个泥娃娃,将它们打碎,重新和泥再捏成两个新的泥娃娃,如此一来,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其实我更倾向于认为现代中医最终将会融合发展为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传统中医负责提供灵感、案例和研究方向,现代医学负责输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所以医学这个事儿吧,于我眼中,如果非要划一条界限,只论古今,不分东西。管它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