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2022-12-16 18:32
前些日子跟铿哥一起录了他的播客《茶话404 | 10 当茶叶遇到职业打假,有哪些匪夷所思的故事?》,主要谈及了有关“职业打假”的几则案例以及一点儿个人看法,随后在三联中读播出后,还遭到了一些小非议,有些人质疑并谴责道:“三联没有正向的价值观吗?还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此,我作了如下回复:
三联并未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诋毁“职业打假”。毕竟它是合法行为。但我们需要厘清“正常的消费者维权”与“职业打假”的区别:我们承认“职业打假”在客观上对于社会和商家的推动作用,但也需明确,这种“客观上的推动”并非是职业打假者们主观上主动想去做的事情,他们主观上是为了获利,所以这是“主、客观的不统一”。他们往往在求偿成功后便主动终止本次打假行为,而不以纠正商家错误为目的。
我们同时应注意到:职业打假者在求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其他潜在的违法行为,诸如本次音频中提到的盗用其他公民信息等,以及我们不便公开分享的一些其他涉嫌违法的手段。所以对于“职业打假”这个行为,我们并非在一概而论地去论定它的是非对错,只是将他们对于社会所产生的的影响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呈现和分享,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最后想用马丁·路德·金说过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手段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正义和正在实现中的理想,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 “正义”到底应是用“法律”还是以“道德”来衡量,大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 “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约束。每个人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各有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