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2022-04-21 07:53
最近五六年,每到4月21日就总会想写写有关罗马建城和母狼哺婴题材钱币的文章,可鉴于脑补中的提纲过于庞杂,加之懒癌及其并发症的周期性规律发作,每次也只是想想罢了。当然,这一次也不能例外,毕竟,保证病情稳定是治病的首要前提,不过,转发旧文还是可以有的。在此继续分享一篇有关算数的文章,曾于2020年11月3日刊于我的微信公号”古希腊罗马钱币”上,文字和配图略作调整。
之所以会想起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前段时间笔者偶然发现国内的一部分钱币学和历史类书籍不约而同地把罗马建城1000周年误写作“公元247年”,于是笔者便想以此为话题跟大家聊一聊关于“公元纪年”的一则冷知识。
根据考古和考据成果,欧美史学界普遍将罗马建城时间认定为公元前753年4月21日,那么据此计算,到公元248年4月21日才是罗马建城1000周年的正日子。所有把公元247年当作罗马建城1000周年的人,大概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我们目前使用的公元纪年法(现行公历)里并不存在“公元0年”,公元元年即为“公元1年(AD 1)”,公元1年的前一年则是“公元前1年(1 BC)”。由此可见,“公元前1年”与“公元1年”是首尾相接的、中间并未间隔任何年份。因此,当我们计算“公元前”的某个年份与“公元后”的某个年份相差多少年时,并不能仅仅简单地去用后者减掉前者(“公元前”的年份以负数表示),而是应该再多减1,以剔除那个原本并不存在的“公元0年”。
举例说明,在计算年份差时:
如果两个年份都是“公元后”,比如202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1周岁华诞,我们可以直接减,即2020-1949=71年;
如果两个年份都是“公元前”,比如秦始皇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历时9年消灭了六国,我们也可以直接减,即-221-(-230)=9年;
但如果两个年份一个是公元前、另一个是公元后时,我们就需要注意剔除这个并不存在的“公元0年”了,比如开篇提到的公元前753年到公元248年,正确的算法是248-(-753)-1=1000年,或者我们可以用个笨方法分段来看:
从公元前753年到公元前1年:-1-(-753)=752年;
从公元前1年到公元1年:因为不存在公元0年,因此不能简单地用1-(-1)=2年,这是错误的,这两个年份是前后相继的,实际只相差1年;
公元1年到公元248年:248-1=247年;
综上,752+1+247=1000年,公元248年4月21日才是罗马建城1000周年的正日子。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筹备庆典活动,不可能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压到庆典正日子前的三四个月才开始,所以从现行公历的角度来看,很多以百年大典为题材的罗马钱币其实是在庆典正日子的前一年就开始制造了。
可能有朋友会注意到篡位者Pacatianvs发行的一款安东尼银币的背面铭文上写有“永恒的罗马1001年”(ROMAE AETERNAE AN MILL ET PRIMO)的字样,而这枚钱币却被公认是在公元248年发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从钱币铭文的实际含义上讲,这个“1001年”指的并非是“1001周年”,而是“罗马建城纪年1001年”。
我们需要注意区分“某某纪年xxxx年”和“周年”,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纪年周期但是周年未满”。简单举例说,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那么1912年也就是民国元年(民国一年),而到了1913年1月1日,则是民国二年了,但是此时民国才刚刚满1周年。从数字上看,“纪年”比“周年”要多+1。
综上,罗马建城纪年1001年=罗马建城1000周年=公元248年。
这里再多啰嗦几句:罗马建城纪年,拉丁文Aburbe condita(或Anno urbis conditae),简作AUC、a.u.c. 或 a.u,是古罗马时期历史学家所用的诸多纪年法之一。其在拉丁文中意为“从(罗马)城建立当年算起”。通常将始年定在公元前753年。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些著述有时会使用罗马纪年,这给当代人留下了“罗马人经常用罗马建城纪年”的错误印象,实际上古罗马人更多使用的是执政官纪年(类似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年号纪年)等纪年方式。而现代历史学家比罗马人更常用罗马城纪年。
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下罗马城纪年与现行公历的对应关系:
AUC=罗马建城纪年,BC=公元前,AD=公元后
AUC 1 = 753 BC
AUC 753 = 1 BC
AUC 754 = AD 1
AUC 1000 = AD 247=999周年
AUC 1001 = AD 248=1000周年
AUC 1229 = AD 476
AUC 2206 = AD 1453
AUC 2773 = AD 2020=2772周年
在公元248年年初前后,菲利普一世及其皇后奥塔西娅·塞维拉、其子菲利普二世发行了多种面值庆祝罗马城千禧年题材的纪念币。其中动物占据了多款纪念币的背面,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 菲利普一世 / 母狼哺婴,安东尼银币,造于公元248年
▲ 奥塔西利亚·塞维拉 / 河马,安东尼银币,造于公元248年
▲ 菲利普一世 / 鹿,安东尼银币,造于公元248年
▲ 这枚“大象”稍显特别,虽然它同属于公元248年打制且可能同样出于庆祝罗马城千禧年的目的,但是其在背面使用了有别其他钱币“SAECVLARES AVGG(奥古斯都们的世纪)”的铭文“AETERNITAS AVGG(永恒的奥古斯都们)”,我们一般并不将其与其它背面动物的罗马千禧币划归在同一个系列里。
在文末,再回顾几则关于“误算公元0年”的事例:
(1)2020年罗马市政府官方举办了罗马建城2773年的庆祝活动,当时央视也进行了报道,但包括央视在内的诸多国内外媒体都报道成了“2773周年”,而实际上应该是“罗马建城纪年2773年”或者说是2772周年。
(2)2015年1月首都博物馆(北京)展出了大型紫檀组雕作品《九城宫阙》,该作品是为纪念北京建城3060周年所做,而且首都博物馆还特意标注了“公元前1045年-2015年”,很显然也是误算了“公元0年”;不过同年6月24日,首都博物馆又举办了“鼎天鬲地·北京从这里开始——纪念北京建城3060年”主题展览,这里不再以“周年”进行表述,而是将其释义为北京建城纪年3060年(3059周年)。
(3)同样,1986年苏州庆祝建城2500周年,实际也是早算了一年(自公元前514年算起,2500周年实际应该是1987年),不过后来苏州政府在相关学者的指正下,也是以“年”来代替“周年”进行表述。